在實際設計中,很多新手會把后澆帶和變形縫混淆了,很多人會說:后澆帶基本上是變形縫的表達形式之一。但后澆帶和變形縫這兩者在設計時都得考慮的。
后澆帶只是一種控制混凝土溫度應力的一個手段,但是絕對是無法取代變形縫的,尤其是超長結構中,比如說幾百米長的涵洞,后澆帶的設置是會帶來有利的影響,但是變形縫是不可或缺的。畢竟后澆帶對外部溫度變化而產生的應力的控制程度有限,變形縫則是不可或缺的了。
變形縫的概念很籠統,跟結構設計有關的縫應該是:伸縮縫、沉降縫、防震縫、施工縫。
伸縮縫可根據砼規范(GB50010-2002)第九章中的要求設置,主要為解決結構因氣候溫度變化而產生變形設置的。
沉降縫、防震縫、施工縫的設置位置和作用參見〈砼結構構造手冊〉中第一章第十二節。
后澆帶雖然也是為解決結構因氣候溫度變化而產生變形設置的,但設置的前提與伸縮縫不同,伸縮縫按砼規范中表9.1.1的間距設置,在不超過規范要求的間距內設置了伸縮縫,就無需設后澆帶了,后澆帶是伸縮縫設置的間距超過了砼規范中表9.1.1中的規定(適當超過)而采取的一種措施,一般情況下30~40m設置一道。
比如:如果30米設置一個后澆帶,60米左右的一層地下室就不用設置伸縮縫了;
60米左右的一層地下室可以不設置伸縮縫,但在中部必須設一道后澆帶。
上一篇: 自然因素對橋梁伸縮縫的影響
下一篇: 伸縮縫在建筑方面的作用很大